叶剑英传(出书版)第 21 部分

《叶剑英》编写组 / 著
 加书签  滚屏 朗读

置办,事无巨,叶剑英都直接经办。遇到。

【收藏艾仪小说网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
些重问题,还同王柏龄、邓演达等商量,请廖仲恺帮助解决。

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的帮助,廖仲恺组织筹备的全员经两个多月张而艰难的工作,筹备工作有很展,军校很就可以接纳学员,正式开课了。可是直到此刻,蒋介石还没有回校之意。经孙中山、廖仲恺的多次催促,直到4 月旬,从溪返回广州。

三、授部副主任

1924 年5 月3 ,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的校兼任粤军参谋。5月5 比黄埔军校开课。6 月16 正式开学。从全国各地考取的500 名有志于革命的热血青年陆续跨迸校门,开始了张的学习生活。

学校组织机构陆续健全起。孙中山自兼任学校总理。确定,军校的办校宗旨是“创建革命军”,以“诚”为校训,倡导“团结,奋斗,牺牲”三神。非常强调学习苏联军的经验,在军校仿照苏联军的政治委员制度,建立了代表制度。5 月9 比特别任命廖仲恺为驻校国民代表,并规定,凡军校的切命令、公文,必须由代表签署,由校执行,否则无效。这样就保证了的新三民主义神的贯彻和实施,使军校真正成为培养革命部的基地。

在校代表之设6 个部,即政治部、授部、练部、管理部、军需部和军医部。授部由王柏龄任主任,叶剑英任副主任,并兼任官。

此外,又聘请了钱钧、沈应时、顾祝同、刘峙、胡树森、陈继承、文素松、严重、王俊等为官,还有5 名苏联官,1 名官,组成了支阵容相当可观的员队伍。授部的任务按照当时的军校《组织条例》规定,主有6 项,()计划育,审订案;(二)审编课程,征集材;(三)

实施授,编考察;(四)考核成绩,审订表册;(五)保障图书器材;(六)负责所属员的统计调查及升降任免。

作为副主任的叶剑英,肩的担子是很重的。除了完成王柏龄办的杂七杂八的事务工作以外,把主都用在了学业务方面。举凡各学科、术科的课程安排、协调和联络,学生活保障,以及课备课,课间听讲、课检查、学期测验等活,叶剑英都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。①当时授部管4 个队的8 个授班。每堂课都发油印讲义,每天刻印讲义达100 页以,由七、八个同学分到各班学生手里。每天课时间为9 小时(术科5 小时,学科4 小时),还有晚自习2 小时。学生的作息制度、活况,叶剑英都问和安排。除此之外,还直接担任几个队的兵器学等课程的讲授。兵器学原理涉及的数理化知识较多,又无现成材。为了好这门课程,叶剑英温习去在云南讲武学校所学的知识,同时补充新的资料,认真备课,心讲解。当年听讲课的黄埔军校第期学生苏文钦,多年以回忆说:“记得,在军校多次听叶剑英官讲课,都是讲的兵器学,讲兵器的能和如何使用,等等。讲课,十分点也枯燥,很有风趣,家都很愿意听。”

当时,授部主任王柏龄很器识叶剑英,对的工作是意的,但也逐渐觉察到叶剑英同廖仲恺、邓演达等国民左派和些共产从甚密,“思想受到极”,。对此,无忧虑,并多次告诫叶剑英对政治太热心。

时剑英对王柏龄是否器识自己,并介意,只是心里有数罢了。惯王柏龄甘当蒋介石“才”的脸,更屑于王柏龄蝇营苟的政客作风。心按照孙中山、廖仲恺确定的办校方针办事,献育事业。这点给军校师生们留刻的印象。当时凡是接触叶剑英的,无称赞授工作方面所付的劳和取得的成绩。聂荣臻回忆往事,曾评论说:叶剑英是军校主管军事育的授部副主任,在军校是很有威望的官之。黄埔军校的第期学生、曾当国民军第七十三军军的韩濬回首往事,慨。说:“那时王柏龄抛头面多,而在授部里踏踏实实学的还是副主任叶剑英,这方面实际由负责,由主持。”当然,王柏龄的“担心”并非没有据。黄埔军校是国共作办的学校,共产的组织和员在学校可以法存在与行活。这使叶剑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共

大家正在读